|
 |
你的飲水機清洗過嗎?飲水機細菌是從哪里來的? |
點擊次數:1605 發布時間:2014-12-24 |
飲水機,今天你清洗了嗎—飲水機細菌是從哪里來的?
您的飲水機清洗過了嗎?
面對這一提問,不少市民感到茫然和突兀。一項飲水機家庭的抽樣調查顯示,大部分的家庭從未清洗過飲水機,而清洗過的家庭中,絕大部分也是自己隨便清潔一下根本達不到專業清洗衛生安全標準。為此,有關衛生防疫專家提醒廣大市民,飲水機應定期清洗消毒,否則將有損健康。
眼下,飲水機污染的消息屢見報道,飲用水里發現螞蟻、蚊子甚至不知名的小蟲子已不是什么稀罕事。在某高檔樓盤的一位客戶家里,我們的工作人員竟然從2年未清洗的飲水機中洗出一窩小蟑螂,活的死的都有!
衛生防疫專家指出,小蟲鉆進飲用水桶里,還是能發現和看見的,肉眼看不見的細菌污染則更令人擔憂。即使是在清潔的環境里,每立方米的空氣中也有約4000個細菌,桶裝飲用水中不含任何殺菌成分,對細菌和微生物沒有任何抑制能力,因此一旦細菌進入便會迅速繁殖。只有定期對飲水機進行“深度清洗”才是防止飲用水二次污染的有效舉措。
“缺乏定期清洗的飲水機是十分危險的,是藏匿在千家萬戶中的健康殺手!”
細菌是怎么形成的?有什么危害?
作為國家級的權威機構,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在一份產品質量調查公告中提醒消費者:“警惕飲水機的二次污染問題。飲水機的進水口、貯水箱內壁和冷水管道因溫度適宜極易孳生細菌,即便使用合格的桶裝水,亦是如此。若不注意清洗,會引發人體消化系統、泌尿系統的病。”
細菌是從哪里來的?
研究人員發現,飲水機“水污染”,既有微生物也有化學性污染。飲水機使用時有空氣不斷進入桶內,細菌、病毒等微生物隨著空氣進入桶裝水中,空氣中一氧化碳、煙霧、灰塵、害蟲和霉菌、裝潢材料散發出的甲醛、甲苯、二甲苯等有機廢氣也隨著飲水機水氣交換而進入飲水機內,成為細菌等微生物繁殖的“溫床”。
細菌污染到底有多嚴重?
河南省南陽市衛生防疫站隨機抽取了南陽市居民家庭、辦公場所、飲食服務業正在使用的飲水機各30臺,結果發現,所采水樣菌落總數大部分嚴重超標,大腸菌群檢出率為20%~66.6%。
河北省保定市衛生防疫系統選擇了5個高中檔賓館飲水機水樣進行了檢測,結果電導率不合格率40%,霉菌指標不合格率達50%,細菌總數超標嚴重,最高達11倍,按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評價,已不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。
浙江省衛生監督所對學校飲水機衛生消毒情況進行調查后,得出的結論是所檢樣品菌落總數均超標。
深圳市有關部門對10個公共場所的飲水機進行抽檢時,發現細菌數全部超標10倍以上,從而認定銀行、藥店、證券部、機票售票處、美容院、洗車場及有關單位等公共場所的飲水機是“二次污染”的重災區。
湖南電視臺報道吉首市民族中學發生了288名師生集體中毒事件,經過大量細致的調查,確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飲水機濾心及內膽長期未得到清洗,以致細菌大量繁殖,導致集體中毒。2006年8月5日,西寧市某職業中學相繼有10余名學生出現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頭暈等癥狀。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及實驗室檢測結果分析,確診為一起由蠟樣芽孢桿菌污染飲水機引起的中毒事件。
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對某院26臺飲水機清洗前后冷、熱出口水進行采樣,結果清洗前飲水機出口水的細菌檢測率為19.2%。值得注意的是,19.2%的合格率評價標準是在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情況下測出的。如果采用《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》,那么合格率會更低。 |
|
|
|
|